拉拉山又名達觀山,海拔2031公尺,位於桃園復興和新北烏來交界處,夏天盛產甜美多
汁的水蜜桃,號稱水蜜桃的故鄉。拉拉為泰雅族語R'ra的音譯,是踮腳眺望遠方的意思,
另外也有美麗之意。民國62年,文化大學的周彥輝教授在拉拉山發現了全台灣面積最大
的紅檜巨木群,後續由林務局進行巨木資源調查,串連樹齡高達500至3000年不等的23
棵紅檜巨木及1棵扁柏巨木,建置了全長3.7公里的生態導覽步道,供遊客近距離觀賞巨
木。
1號巨木
拉拉山巨木群步道一開始是礫石鋪成的平緩步道,整圈走完
大約80分鐘,即便走走停停拍拍照片,也可以在2小時內走
完全程,是一條老少咸宜的生態步道。
1號巨木 紅檜 約1400年 樹高41m 胸圍9.8m
2號巨木 紅檜 樹高32m 胸圍11.2m
2號巨木
2號巨木
通草
春有櫻花秋楓紅,夏有涼風冬偶雪,拉拉山上巨木多,四季
皆宜樂悠遊。
拉拉山巨木群步道
3號巨木 紅檜 樹高43m 胸圍10.2m
3號巨木
3號巨木
3號巨木
4號巨木 紅檜 樹高42m 胸圍9.8m
拉拉山巨木群步道
5號巨木 紅檜 約2800年 樹高40m 胸圍13.4m
5號巨木是拉拉山樹齡最大的一棵巨木
5號巨木
5號巨木
因樹幹底部的大樹洞曾有台灣黑熊住過,5號巨木別名狗熊
的窩。
拉拉山巨木群步道偶拾
6號巨木 紅檜 約700年 樹高46m 胸圍7.6m
7號巨木 紅檜 約1400年 樹高48m 胸圍7m
8號巨木 紅檜 約2500年 樹高43m 胸圍13.2m
8號巨木
9號巨木 扁柏 母樹 樹高38m 胸圍13.2m
9號巨木 扁柏 子樹 約440年 樹高30m 胸圍4.5m
9號巨木是珍貴稀有的扁柏巨木,母樹雖已枯死,但子樹
(二代木)卻仍欣欣向榮,頗有世代綿延之意。
9號巨木
9號巨木
9號巨木
拉拉山巨木群步道
好漢低頭
綠意盎然,生機蓬勃的倒木。
10號巨木 紅檜 約1800年 樹高42m 胸圍7.2m
11號巨木 紅檜 約1000年 樹高50m 胸圍7.2m
12號巨木 紅檜 約2200年 樹高48m 胸圍13.6m
12號巨木
13號巨木 紅檜 約1100年 樹高48m 胸圍10.8m
13號巨木
14號巨木 紅檜 約1700年 樹高45m 胸圍9.4m
站在千年巨木前,人顯得好渺小。
拉拉山巨木群步道
蕈類
17號巨木 紅檜 約1700年 樹高51m 胸圍12m
18號巨木 紅檜 約1900年 樹高42m 胸圍18.8m
18號巨木係由兩棵千年巨木所連生,胸圍達18.8m,是拉拉
山胸圍最大的一棵巨木,其樹身泛白,看似枯死,樹頂卻
萌發蓬勃綠意,顯得生機盎然。
21號巨木 紅檜 約2700年 樹高55m 胸圍14m
拉拉山遊客中心天空步道可通往巴陵古道生態園區入口
巴陵也稱為巴壟,是泰雅族語Balung的音譯,即巨木之意。巴陵古道兩端連接桃園復興
巴陵地區與新北烏來福山地區,為日治時期日人運送木材,也是泰雅族人上學、結親的
道路。爾後因北橫公路的興建,古道被截為數段不再完整,也因而日漸荒廢。2014年桃
園市政府重新整治巴陵大橋到拉拉山遊客中心這段古道,沿線設立棧道與繩橋,並設置
蝴蝶、甲蟲、闊葉林及地質四個解說館,展示拉拉山的自然生態,打造成巴陵古道生態
園區,讓來訪的遊客體驗一段自然與人文兼具的深度旅程。
巴陵古道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入口就位於拉拉山遊客中心對面的巴壟廣場,步道全長1.28公里,有
座懸於樹林間12公尺高的生態探索繩橋,可一邊近距離觀察樹冠層生態,一邊體驗腳下
臨空的刺激感。行走在繩橋間也可向下窺探宛若遊龍般在林間穿梭的血藤,感受不同視
野的自然觀察。
生態探索繩橋離地高約12公尺,中途設有觀景台。
小烏來天空步道位於桃園復興,入口處為純白色大A字形的
簡約設計。
風動石高約5公尺,重達50餘噸,原本底部的支撐面積卻只有0.5平方公尺,看似搖搖欲
墜,卻又文風不動,故有鬼石之稱。
小烏來天空步道由懸崖邊凌空伸出11公尺長的強化透明玻璃結構廊道。
強化透明玻璃結構廊道正位於小烏來瀑布上方,站在距離瀑
布底溪谷約70公尺高的透明玻璃平台上,可居高臨下俯視氣
勢磅礡的小烏來瀑布奔騰傾瀉而下。
小烏來天空步道曾被民眾票選為全台最浪漫的景點。
小烏來瀑布
原本屹立不搖的風動石,在民國107年2月因不敵蘇力颱風的侵襲,竟由原本佇立的斜坡
處滑落到溪床。
小烏來瀑布
強化透明玻璃結構廊道正位於小烏來瀑布上方,站在距離瀑布底溪谷約70公尺高的透明
玻璃平台上,可居高臨下環顧溪谷周遭360度無死角的秀麗景致。
美哉林木蓊鬱青翠的溪谷
風動石的另一視角
2015年開放的小烏來天空繩橋,是全國最長的繩橋。
小烏來天空繩橋以底部鋼索固定繩橋的方式,將全長約70公
尺的繩橋架在離地約50公尺高的大利幹溪谷間。
站在小烏來天空繩橋上可飽覽山林蒼鬱的美麗景致。
小烏來龍鳳瀑布隱身於深山幽林之中,屬大利幹溪流域,瀑
布分為上下二層,上層為龍谷,下層為鳳谷。
小烏來龍鳳瀑布雖然水量不大,但源遠流長,乃源自於南插天山的原始林滲泉。
隨著小烏來龍鳳瀑布傾瀉而下時的衝擊所激盪出的負離子,源源不絕地瀰漫於整個溪谷
間,置身其中令人不覺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