鴕鳥產於非洲的沙漠草地和稀樹草原地帶,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雄鳥可高達2.5公尺,體重可達150公斤,雌鳥體形略小。由於鴕鳥的翅膀退化變得很小,故沒有飛行能力。
鴕鳥除翼端及尾羽末端羽毛呈白色外,雄鳥全身羽毛為黑色。
鴕鳥雌鳥的羽毛為棕灰色
鴕鳥幼鳥的羽毛為淺黃色夾雜白色、黑色刺狀軟毛,頸部有黑色斑紋,需經數次換羽才能變為成鳥的羽色。
鴕鳥幼鳥的頸部有黑色斑紋
鴕鳥幼鳥的羽毛為淺黃色夾雜白色、黑色刺狀軟毛。
鴕鳥頭的比例較小,頸長約90公分,腿長約100公分,每隻腳上僅具有由第3趾和第4趾演化而成的兩趾,是世界上唯一的兩趾鳥。
鴕鳥的兩趾一大一小,就跟馬的腳趾演化為一強而有力的蹄類似的邏輯,鴕鳥大的那個腳趾就像蹄一般,使牠的腳具有更強大的爆發力。
鴕鳥能以65公里的時速持續奔跑半小時,是世界馬拉松冠軍。
鴕鳥具有一對帶著濃黑睫毛的大眼睛,視力頗佳,可看清楚3-5公里遠的掠食動物。
鴕鳥的眼球直徑約5公分,重達60公克,是所有陸生動物中最大的眼球。
鴕鳥通常以5-50隻為一群,過著遊牧般的生活,其周邊經常伴有羚羊、斑馬等其他草食動物。
鴕鳥主要吃果實、種子、嫩葉及青草,也會吃蝗蟲等小動物以補充蛋白質。
由於鴕鳥沒有牙齒,故會吞食一些沙子和小石粒以利磨碎胃裡的食物。
鴕鳥生性敏感,警戒心極強,當鴕鳥群在進食或飲水時,至少有1隻鴕鳥會負責警戒,當其他鴕鳥抬頭時,擔任警戒的鴕鳥才會低頭進食或飲水。
鴕鳥主要的天敵是獅子、花豹及獵豹,如果掠食者緩慢地逼近,鴕鳥會毫不畏懼的用腳踢向敵害以自衛,其大的趾頭具有一尖銳的長趾甲,可重傷敵害。但是當掠食者高速衝過來時,鴕鳥則會害怕的跑給敵害追。
鴕鳥大的趾頭具有一尖銳的長趾甲,可重傷敵害。
鴕鳥可持續快速奔跑20-30分鐘,最快時速可達70公里,是世界馬拉松冠軍。
鴕鳥2到4歲達到性成熟,通常為一夫多妻制,每隻雄鳥擁有3-5隻雌鳥。雄鴕鳥求偶時會蹲坐在雌鳥面前,儘量張開雙翼,彷彿拿著兩把黑色鑲白邊的大羽扇一般,左右搖擺並上下振動,大跳有趣的求偶舞,以吸引雌鳥的青睞。
雄鴕鳥於賣力大跳求偶舞之後,終於得到雌鳥的青睞,正在進行交配。
鴕鳥喜歡在沙地築巢,築巢的工作主要由雄鳥負責,所有雌鳥的蛋都下在此雄鳥掘出的淺窩中,由下蛋先後順序可看出雌鳥的地位。孵化期平均為42天,鳥蛋白天由雌鳥孵化,不過,雌鳥中唯有第一隻下蛋的雌鳥獨自負責白天孵蛋的工作,晚上則由雄鳥孵化。鴕鳥孵蛋時經常會壓低脖子,將頭貼於地面,以避免被其他動物發現。
蛋孵化之後,養育幼鳥的工作由雄鳥負責。
鴕鳥幼鳥的羽毛為淺黃色夾雜白色、黑色刺狀軟毛。
鴕鳥幼鳥的頸部有黑色斑紋,需經數次換羽才能變為成鳥的羽色。
鴕鳥蛋 高爾夫球 鴕鳥蛋的重量可達1.3公斤,相當於25-30顆雞蛋的重量,是世界上最大的鳥蛋。但是,其實鴕鳥蛋相對於鴕鳥的體型而言,比例卻是所有鳥類中最小的喔!
雌鴕鳥每次產8-15顆蛋,其蛋殼厚而堅硬,呈帶有光澤的白色至奶油淡黃色。
鴕鳥的翅膀雖然無法飛翔,但尚有其他妙用:奔跑時可張開翅膀以保持身體平衡;遇到敵害時可張開翅膀藉以虛張聲勢嚇阻敵人;雄鴕鳥求偶時會蹲坐在雌鳥面前,儘量張開翅膀,彷彿拿著兩把黑色鑲白邊的大羽扇一般,左右搖擺並上下振動,大跳有趣的求偶舞,來吸引雌鳥的青睞;當艷陽高掛時可張開翅膀為幼雛遮蔭。
傳說鴕鳥會把自己的頭埋在沙子裡來躲避危險。這可能是因為鴕鳥會低著頭,在沙堆中啄吞沙子和小石粒,藉以協助磨碎食物;又或許是因為鴕鳥孵蛋時經常會將脖子壓低,讓頭平貼在地面上,以避免被敵害發現。如果有人恰巧從遠處觀察到這種現象,乍看之下,有可能會誤以為是鴕鳥把頭埋在沙子裡。
鴕鳥肉的外觀及口感類似牛肉,但熱量及膽固醇較低,鐵含量更高,鋅含量則是生蠔的2倍;鴕鳥蛋亦是常見的食用蛋;鴕鳥的皮革製品輕軟、柔韌、美觀而且耐用;鴕鳥的羽毛是很美麗的裝飾品。正因為鴕鳥的肉、蛋、皮革及羽毛都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而且鴕鳥生長快、繁殖力強、容易飼養,所以許多國家都廣泛馴養鴕鳥。
鴕鳥羽毛 18世紀後期,法國的瑪麗.安東妮王后開啟了上流社會以鴕鳥羽毛裝飾的風氣。至19世紀,這種風氣因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而蔓延到英國。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因經濟不景氣和動物保護者發起的抵制活動,以及化學纖維的出現,使鴕鳥羽毛貿易急遽下降。
鴕鳥羽毛
鴕鳥羽毛
騎鴕鳥體驗
野生鴕鳥的壽命約30-40年,人工飼養的鴕鳥則更長壽,壽命可達50-60年。